重庆文理学院篮球队爆冷击败九冠王华侨大学,首次晋级全国八强
在近期进行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一级赛南区四分之一决赛中,重庆文理学院队出人意料地战胜了“九冠王”华侨大学队,杀入南区半决赛并首次进入全国前八名。强,球队主教练罗小军讲述了这匹“黑马”突然崛起背后的故事。
26年追梦之旅
在6月29日至30日举行的南部赛区比赛四分之一决赛和四分之一决赛中,重庆文理学院代表队击败华东交通大学和华侨大学,成为热门话题。虽然他们在7月1日的半决赛中以57:63输给浙江大学,但已经锁定了7月底举行的全国四分之一决赛的资格,创造了队史最佳战绩。
罗小军坦言,这个结果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比赛开始前,他的期望是球队能够小组出线,杀入南区16强。但看到队员们在小组赛中表现出色,并且越来越好,点燃了对四分之一决赛和四分之一决赛的信心,让他们产生了更强烈的求胜欲望。结果,他们又过了两关,取得了新的突破。
1996年,罗小军从西南师范大学(后并入西南大学)毕业后,到重庆师范学院(后并入重庆文理学院)任教。上大学时,他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来到重庆师范学院后,他开始带队训练。起初,学校没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资格,罗小军带领着普通学生。他还记得,1998年,首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举办时,他的愿望就是球队能在重庆赛区突围,参加西南赛区的比赛,哪怕一场比赛都赢不了。
罗小军用了14年的时间才实现这个愿望。 2011年,学校获得高水平运动队招收资质,球队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2年,重庆文理学院代表队首次参加西南赛区。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他在小组赛中一场比赛都没能获胜。
2012年秋季第一批高水平运动员入队后,球队大踏步前进,并于次年在重庆基层比赛中夺得冠军。罗小军有了新的愿望——参加全国比赛。 2015年,重庆文理学院队获得西南赛区第四名,首次进入全国16强,让全国球迷记住了这支球队。 2016年,球队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24强赛小组赛中表现出色。罗小军的目标再次升级,成为重庆冠军并稳定进入全国32强。
从2017年到2021年,球队确实实现了重庆赛区五连冠,并两次打入全国32强,其中一次进入全国24强。 2020年CBA选秀大会上,来自重庆文理学院的男篮球员段凤伟也入选,成为川渝高校首位通过CBA选秀进入职业联赛的球员。
选择年轻人,寻找出路,聚焦团队
全国约有100所高校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篮球项目。重庆文理学院只是一所二线大学,在生源竞争上与一些双一流大学相比并不具备优势。他们是如何逐渐成为大学篮球顶尖大学之一的?
罗小军告诉记者,获得重庆文理学院高水平录取资格后,他在网上搜索国内中学顶尖的篮球学校,并联系教练进行人才选拔。他还先后到四川、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观看比赛、寻找有潜质的学生。后来,帮助球队成名的第一批“黄金一代”球员中,有不少来自罗小军最先到访的宜宾一中和宜宾三中。
2016年,高水平运动队篮球项目招生政策发生变化。每所学校每年的招生名额减少至5名学生。优质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给团队带来了挑战。由于找不到足够多的合适球员,重庆文理学院的五个名额几乎每年都被填满。罗小军从普通学生中选拔优秀队员加入队伍重庆篮球俱乐部,有的成为队伍的主力。
除了在“入口”上动脑筋,罗小军也在“出口”上想办法。 2016年,重庆文理学院第一届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时,罗小军走访了重庆多家单位,向他们推荐了这批运动员。另外,该队当时已进入全国前16名,这些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也不错。他们中的许多人进入当地中学担任体育教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庆市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高度重视篮球活动。重庆文理学院的篮球水平和罗小军严格的球队管理的声誉逐渐为人所知。部分球员毕业后进入当地篮球队。对于在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一些单位主动选拔毕业生。罗小军会根据学生的地域需求、个人能力等提出建议。
“在重庆篮球圈重庆篮球俱乐部,大家都知道我会认真为球员做安排和计划,只要我认真打球,我就会负责到底。2016年第一批毕业生到单位后表现不错,而且他们也在无形中对后来的球员起到了带头作用,因为前途比较有保障,所以还是有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才愿意来我们学校打球,尤其是重庆本地的孩子。 ”。
刚当教练时,罗小军首先靠学习读书,然后逐渐积累执教经验并参加训练班,逐渐提高了对篮球的理解。 2016年获得参加国家学校体育教练员赴美留学项目资格,赴美国学习一段时间。在26年的执教生涯中,罗小军逐渐形成了从严治军、强调团队建设和心理建设的管理风格。
球员入队后,罗小军会跟他们强调三点:一是要刻苦训练;二是要刻苦训练。其次,要有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欲望,敢于发挥最大的能量;第三球刊体育吧,要有团队战斗意识、执行能力和强烈的求胜欲望。服从教练的指示。
罗小军执教理念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曾经能力出众的主力球员在某个阶段不认真训练,对整个球队造成了影响。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罗小军果断解雇了他,还有一些人因为类似的情况,在团队中的作用被淡化了。在罗小军看来,能力特别突出的球员确实能给球队带来好处,但如果影响训练和球队团结,那就弊大于利,不能容忍。
一起吃苦的幸福
罗小军对团队建设的重视从场内延伸到了场外。他说,在球场上,球员不会计算自己的上场时间。场外,友谊不断加深。
“我们的球队氛围是重庆队中最好的。”罗小军自信地说。 “今天球队比赛的时候,过去的老球员都会关注。球队去某个地方比赛的时候,老球员就会出来请大家吃饭,聊天,讲一些过去艰难时期的故事。”每年也是团队年度活动。”
说到吃苦,罗小军深受感动。从1996年他在学校执教到2009年,球队一直在老校区的室外水泥场上训练。当时球队没有训练保障。每天训练前,都会派两名队员去打山泉水给大家饮用。 2011年,获得高水平运动队招收资格后,球队迁入新校区。生活条件改善了,训练场也有了塑料雨棚,但还是没有木地板。直到最近重庆篮球俱乐部,学校与永川区政府共同建设了标准篮球馆,训练条件才得到极大改善。
在记录了两所院校进入全国前八的壮举之后,重庆文理学院还有更高的追求吗?
罗小军表示,自己成为教练是因为喜欢篮球,热爱教练这份工作,也希望自己的球员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他没想到自己会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地步。今年,学校首次通过体育招生的方式招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 9月份将有身高2米以上、身体状况良好的小学生入学。现在这个团队里只有一名前辈。明年球队的结构不会改变,球队应该会比现在更强。
“如果我们抓紧训练,做好其他事情,也许我们距离再次进入八强就不远了。”罗小军说道。